机械网-预计到205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将有望增长超过8000亿方
新加坡国际能源周及系列活动日前在新加坡闭幕。今年的能源周活动以";能源革新:投资,创新,整合"为主题,全球能源领域的决策者、投资人和行业领袖就当前全球能源局势、能源变革给全球市场带来的影响等课题展开讨论。预会专家建议,中国油气企业应着眼能源变革,立足长远,加强针对油气行业未来的计划和布局。
全球石油市场的不肯定性
受各主要产油国供应上升、沙特在美国压力下增产等因素影响,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从高位回落。参加新加坡国际能源周的专家们表示,美国政策仍不明朗,全球石油市场的走势还具有很大不肯定性。
国际能源署履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在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指出,全球石油市场正在经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时期。首先,虽然增长有所放缓,但全球石油需求依然非常强劲;其次,伊朗出口降落和委内瑞拉产量大跌造成原油供应受限;另外,沙特的闲置产能缩减致使市场紧张。
比罗尔认为,沙特的闲置产能作为全球石油市场的关键缓冲目前已降至非常使人耽忧的水平。但他同时表示,相信其他产油国,特别是海湾国家,将对市场紧张发挥减缓作用。
新加坡原油市场研究分析机构VandaInsights的开创人兼首席履行官范达娜・哈莉表示,1系列破坏性气力正在同时作用于全球石油市场,特别是美国重启的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已对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她说,伊朗的大部份石油都进入亚洲市场。此前,每天伊朗出口大约230万桶至240万桶石油,其中大约120万桶至130万桶石油是中国和印度消耗的。因此,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极可能对这两个国家造成巨大影响。
哈莉告知记者,美国给市场发出的信号不够明确,因此很难准确地预测市场的走势。有分析人士认为油价将跌向每桶60美元关口,也有人认为油价会回到90美元乃至100美元的价位。她则认为,虽然欧佩克的闲置产能愈来愈少,但只要闲置产能没有耗尽,国际油价就不会因此冲击100美元价位,而且终究决定油价的还将是市场需求。
她表示,2018年的石油需求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而出现了强劲的上升,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那末石油需求的增长也会放缓。目前,欧佩克已在讨论是不是需要再次减产,而经合组织成员国原油库存自7月以来1直在增加,因此多余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
哈莉认为,国际油价可能会处于70⑻0美元的区间以内,也有可能会超过80美元,但是具体能够冲高到甚么价位还是取决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力度。
国内油气进口将超过6300亿方
今年年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能源前景2018―2050》研究报告,提出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将降落至44.7亿吨标煤,到2030年,将降落至41.8亿吨标准煤,而到2050年,将进1步降落至38.7亿吨标准煤,并基本稳定下来。同时,受中国的减煤增气政策推动,天然气成为中国最近几年来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产品,预计到205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将有望增长超过8000亿方,届时天然气在1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提高至超过25%。基于此需求预测,报告认为,未来30年,中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也将从以油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天然气为主,预计到2050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增至超过6300亿方,进口依存度到达78.5%。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在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时间内,中国国内的油气市场需求会上升,这是由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规律共同决定的。如果国内的经济情势能保持较好的势头,那油气市场需求也会有较快的发展;反之,油气市场也会遭到负面影响。
具体来讲,刘强认为天然气替换传统燃料的1个重点是发电领域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暨从煤电转向气电。他说,如果煤改气发展顺利,那末天然气需求增长就会比较快。另外一个重点是工业用气领域,如果陶瓷工业、钢铁工业、水泥工业等行业从烧煤转为烧气,那末也会给国内的天然气市场带来比较大的变化。
另外一方面,刘强表示,国内减掉成品油出口的石油净需求已达峰白癜风吃桃红清血丸有效果吗,缘由之1在于人口趋势的影响。他说,虽然我国总人口降落不快,但是年轻人口的降落速度很快,比如作为驾车主力人群的50岁以下人口就有比较大的降幅。他说,国内现在石油进口还在增长,更多的是由于中国作为炼化的基地正在向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出口成品油。但整体来讲,国内油的市场比较稳定,不太可能有大的增长。
中国油气行业的未来
上个月底,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前后公布了3季报。数据显示,中国石油前3季度营业收入到达1.71万亿,净利润481.21亿元,中国石化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万亿,净利润599.80亿元。
哈莉表示,从短时间来看,中国大型国有炼油企业今年的事迹相当好,在中国国内需求强劲增长的推动下取得了较高的炼油利润率。但是,现在1些分析人士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在2019年进1步放缓,如果出现这类情况,便可能对国内油气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她建议,中国油气企业要立足长远,不能把短时间内强劲的石油需求增长视为天经地义,而要注意到国际市场和国内实际消费的变化,警惕炼油产能的延续增长和多余。她说,目前越南、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国都有计划新建炼油厂,中国企业必须着眼未来市场需求,而不能埋头只顾增加炼油产能。哈莉还建议中国企业多关注跨国油气企业,如壳牌、英国石油、埃克森美孚,看看它们在关注甚么,在为未来做哪些计划,特别是这些行业巨头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布局。
刘强则表示,国际油价自2016年开始恢复性增长,并且在今年出现了很大的波动。他认为国际油价的变化趋势是1个波动的进程,油价处于高位主要会对山东地炼等";3桶油"之外的中国炼油企业造成较大的影响,致使它们的利润空间被缩小。但长时间来说,中国油气行业的具体发展除取决于国际油价的下1步走势外,还要看未来改革的措施能否让国内市场进1步开放。
另外,本届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上,建设亚洲天然气关键,构成亚洲油气基准价格是讨论的1个热门。刘强认为,上海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构成了黄金-美元-人民币的3角,这可能会被国际投机者利用以打压人民币汇率。他建议上海国际能源中心也推出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让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与美元计价原油期货同时在市场上运行,给市场参与者们多1个选择。哈莉则表示,中国推出原油期货的时机非常正确,但同时以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略显仓促。她说,人民币在未来可能会真正成为完全的国际化货币,实现自由兑换,并像美元1样在全球范围内都被接受,但这应当是逐渐实现的进程,要1步1步来。她也建议上海国际能源中心推出美元计价合约,以取得更广泛的市场参与,让中国的原油期货更好地发挥套期保值的功能。
哈莉还表示,建设亚洲天然气关键对所在国的政策、法律体系、产业生态、劳动力、仓储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需要市场的广泛参与。现在,很多亚洲国家都争相提出要建设本国境内的天然气关键,但要1个泛亚洲地区的天然气关键的构成需要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和努力。而这样的区域合作会遭到政治风向、民族主义情绪兴起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终究亚洲天然气关键的出现时间现在还很难预测。
刘强则表示,在中国建设天然气关键不1定会与新加坡或东南亚其他国家建设的关键构成竞争,反而可以成为接力关系。以新加坡为例,如果新加坡建成了天然气关键,上海也建成了天然气关键,那末上海的关键可以作为2级商朝表中国市场与新加坡的关键展开合作,双方还可以相互参股。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预计到205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将有望增长超过8000亿方